280 紫禁城一日三惊,风向突变-《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
    封疆大吏被刺在乱世或许不算稀罕,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是极度罕见的。
    上一次类似事件或许还要追溯到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武元衡!上朝途中死于刺客的弓弩。
    巧了,那个指使者也姓李!
    钱峰不是巡抚,可其权势等同巡抚。
    苏州府、江宁府沦陷后,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一直是空缺着。他这个布政使,实际上就是巡抚。
    “伪吴王简直狗胆包天,他居然玩刺杀这一套?”
    “反贼,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难道他还会遵守孔孟之道吗?”
    “呸,他一个秀才功名都没有的人,不配谈孔孟。”
    “哎,江南那地科举难度太大。那边考个秀才比有的省考举人都难。依老夫之见,朝廷应当在苏、皖、赣三省扩大录取人数。”
    “是啊是啊,殷鉴在前,朝廷衮衮诸公都应当重视!”
    隔壁雅间,
    和珅慢悠悠的喝着茶水,听的清清楚楚。
    站在他旁边,给他倒茶的是粤海关总监督——永祥。
    永祥是奉旨入京述职,顺便押送一批税银,顺便和京中的大员们走通一下。
    ……
    最该报答的自然是和珅这个主子了。
    昨晚悄悄叩门,送上了银票60万两,珍稀宝物10箱。
    “你坐,站着干嘛?”
    “主子面前,奴才没有坐的地儿。主子莫要再提,否则奴才只能从这窗子跳下去了。”
    “好,好。”和珅笑道,“公差都卸了?”
    “是,都妥当了。”
    “嗯,你这个人办事能力还是可以的。听到隔壁那些人说的话了吗?”
    “听见了。”
    “伱怎么看?”
    “嘴上都是大义,心里都是生意。”
    永祥说的很犀利,和珅都忍不住笑了。
    “你说的很对,那几位都是江西、安徽的大家族出身。他们是在为了自己家族的子弟,谋取名额呢。”
    永祥欲言又止,他不知道“撒克逊帝国外交使团或来访京城”的秘密该不该说。这要是说出来,和大人会不会当场和自己划清界限,一刀两断。
    ……
    “永祥,你吞吞吐吐的想说什么?”
    “奴~”
    砰,和府的管家,叩门进来了。
    耳语道:
    “主子,宫里召你。”
    “何事?”
    “不知道,秦公公亲自找的。想必是大事。”
    “好,永祥你慢慢喝。”和珅抓起帽子就急匆匆出门了,失去了一个提前了解惊天大事的机会。
    秦驷带着2名侍卫等候在宫门口。
    一见和珅,就很没有风度的抓住他袖子,嗓音尖细而焦急:
    “快,和大人快随奴才进宫。”
    俩人急匆匆走在前面,步伐飞快,乍一看好似在竞走。上半身正常,底下俩靴子飞速挪动。
    和珅赞道:
    “秦公公好脚力,本官都有些跟不上。”
    “和大人,出大事了。”
    和珅往后瞥了一眼,侍卫已经不见踪影了。
    问道:
    “什么事?”
    秦驷一边竞走,一边低声说道:
    “奴才冒着天大的干系透露一二,皇上接到密报,钱大人的死或有蹊跷。”
    ……
    和珅心悸,好不容易支撑到了隆宗门外。
    扶着墙缓了一会,整肃衣冠,定定心神走了进去。
    “奴才和珅拜见皇上。”
    “起来。”
    乾隆的脸色很平静,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西暖阁内,竟然没有一个宫人,都被他打发出去了。
    指了指桌子:
    “朕信任你,给你看件东西。”
    和珅拿起来一看,是张染血的纸条,上面写着:江苏漕粮仓粮或有大问题。
    “皇上,这,这是?”
    “钱峰手书,是他的字。”
    和珅魂飞魄散,哆嗦着问道:
    “谁送来的?”
    “海兰察!派2名索伦骑士秘密入京,持他的令牌直接送到了朕这。”
    “我的天。”
    和珅脸色发白,脑袋剧烈思索。
    ……
    “难道~”
    “嗯。”
    君臣奏对,好似哑谜。
    养心殿内气氛压抑的令人窒息。
    乾隆背对着和珅,望着墙上的《世宗宪皇帝圣训》,也就是他爹雍正留下的训诫。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