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天,真的变了-《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3)页
    以前的皇帝,虽然关心百姓,却绝对不会喊出百姓万岁这句话。
    以往的皇帝别看出身低,却很讲规矩,尤其是在礼制上面。
    可现在,却在祭天,下罪己诏的时候,公开祭奠百姓,还对亡故百姓行如此大礼。
    以往的皇帝,虽然会规范勋贵,却不会对勋贵们下这等重手。
    这次皇帝的作为,可谓是直接将韩国公的面皮,当着天下人的面,给硬生生的撕了下来,丢进了茅厕里。
    变了,是真的变了!”
    听到自己爹这般说,詹徽也变得越发认真起来。
    越想,越是觉得自己爹说的对,越想越是心惊。
    既心惊于皇帝的突然转变,也惊于自己和自己爹之间的巨大差距。
    自己还停留在表面的时候,自己爹已经看到了更深的东西。
    “那……爹您知道陛下为什么会有这般大的转变吗?”
    詹徽的态度,越发的认真了。
    詹同再度摇头:“不知,百思不得其解。”
    说罢,停顿一下又道:“我想到了很多理由,但又总觉得这些不是真正的原因。
    圣心自古难测,而今这位陛下,心思更重……
    不过,有一点须得记住了,你今后为官,需更多的为百姓做事,凡事多为百姓考虑考虑。
    不可再像以前那样。
    从现在来看,这点是不会错的。
    至少在当今陛下在位时,不会错。”
    这话,他说的很是认真,像是告诫自己儿子,又像是告诫自己。
    说罢这些,他结束了枯坐,打开詹徽送来的食盒,从里面取出一个饼子开吃。
    他咀嚼的很慢,仿佛嘴里面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人生一般。
    詹徽看的出来,自己父亲又一次陷入到了思索里。
    他没有出言打扰,也在这里思索自己父皇刚才说的那些话。
    不知道过了多久,詹同吃完了手中饼子,抬头望向外面铅云密布的天空。
    “这天,是真的变了!”
    他缓缓说着。
    沉思中的詹徽一震,也跟着看向窗外的天空。
    天,确实是在不知不觉间变了。
    就是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觉察到了这个事……
    ……
    正月二十二,朱元璋带着几个儿子,和一众官员护卫,离开了中都城,来到了位于临淮的皇陵,开始祭祖。
    皇陵最内侧的皇城之内,朱元璋带着四个儿子在金殿之中等候。
    此时天色未亮,外面微弱的灯笼光芒照耀之下,礼部,太常寺,以及驻守皇陵的人,早就已经开始忙碌了。
    为接下来皇帝所进行的祭祖做准备。
    众人轻手轻脚,就连交谈之时,都是尽量的能用手势就用手势。
    不得已需要说话时,那也都是轻声细语。
    生怕稍微弄出点动静来,惊扰了皇陵之中长眠的人。
    毕竟,祭祀乃是大事,尤其是现在祭祀的人,又是皇帝,那自然是万般小心。
    当然,怕惊扰到了长眠之人是假,怕闹出动静来,被皇帝给砍了全家才是真的。
    皇陵里埋着的人,乃是最寻常不过的穷苦百姓。
    活着的时候,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受尽人的白眼,下葬时连个棺椁都没有。
    只是用旧衣服一裹,就这么埋了,更无祭祀之物。
    能高贵到哪里去?
    可谁让人家有一个争气的儿子呢?
    凭着儿子,硬是住上了皇陵。
    那身份地位自然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这就是典型的母凭子贵,看子敬父。
    朱元璋站在金殿前,在朦胧的夜色里,看着父母的陵寝,以及皇陵内的诸多建筑。
    思绪飞的很远。
    自己给父皇建造的皇陵,如今还未到达其最为辉煌的时候。
    上辈子,自己很快就让吴良监工,再次修整皇陵,于洪武十二年完工。
    后面老四当上皇帝后,曾先后三次修缮皇陵。
    朱祁镇这个活畜生当上皇帝后,也多次修缮皇陵。
    朱见深当皇帝时,进行过一场大规模的修缮。
    朱厚璁修缮过几次。
    这些都是让朱元璋为之欣慰的事。
    但到了崇祯八年时,浩劫来了,张献忠攻破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被付之一炬……
    清鞑子时,又允许百姓拆除其他房舍,到了那令人发笑的十全老人时期,皇陵的建筑尽毁,唯有二碑,以及石马仅存。
    现代时,他不止一次前去被取名为明皇陵的这里,祭奠双亲,却早已经物是人非……
    “这次祭奠之后,咱爷儿几个给恁爷奶添添坟。
    今后这里就这样吧,不进行大规模修缮或者是扩建了。”
    朱元璋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
    望着朱标和另外几个儿子说道。
    “怎么了父皇?”
    朱标显得有些意外。
    他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家父皇之前明确的告诉过自己,准备最近几年,就对爷奶的皇陵进行修缮和扩建。
    而朱标也知道,爷奶二人在父皇少年时去世,是父皇一辈子的伤。
    父皇也一直遗憾,他哪怕贵为皇帝,爷奶二人也没有跟着他享一天福。
    也是因此,父皇对于爷奶二人的身后事很看重。
    想要尽可能的将世上最好的东西给爷奶。
    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修建皇陵。
    结果现在,却突然间从父皇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话……
    “咱觉得,皇陵有一个差不多就行了,不必过分追求宏大。
    最好的修缮皇陵方式,不是扩大它的规模,而是作为子孙要争气,坐好江山。
    把咱们大明的江山给打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那么恁爷奶的陵寝这里,祭祀就不会断绝。
    就算这里再普通,也没有哪个人敢轻视。
    这里就是我大明,最为神圣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