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剥皮揎草-《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3)页
    相对于朱元璋而言,朱标这个当大哥的才更像是爹。
    长兄如父,再加上从老二到老五,基本上是跟在朱标屁股后面长大的。
    所以就对他们愈发的关切,
    而这一次,燕王朱棣前去执行的任务,也同样不简单。
    虽没有之前去吴祯那里做事时凶险。
    可是那边的众多海商,也同样不简单。
    简单的话,就不可能准备闹出民乱了。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朱标忍不住的为之忧虑。
    生怕自己家四弟,会在这次的事儿上吃大亏。
    虽然知道,依照四弟的能力,还有自己家父皇,给四弟派遣的兵马,给的权力等等。
    这种可能性不大。
    可等的时间一久,朱标心里还是忐忑。
    正所谓关心则乱,说的就是朱标现在的这个状态。
    “标儿,放心吧,没事儿。
    老四这家伙能力强着呢。
    这点事儿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大事。
    老四肯定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相对于朱标的担忧,朱元璋对此依旧是信心满满。
    对于自己家这个四儿子的能力,那是一点都不虚。
    毕竟,这可是永乐大帝,
    八百个人就敢去打北平城的那种。
    还能将之打下来。
    这次的局面虽然复杂,但有自己给老四提供的情报,交代的办法,给的权限,还有给他的众多兵马。
    倒也没那般凶险。
    至少远比上一次,处理吴祯时安全。
    纵观史书,就没见过这些富商们,造反能造成功的。
    只要众多百姓别参与进去,这些海商,那就是一个个待宰的猪!
    正如此担忧之时,有人一路前来。
    送来了朱棣那边密报。
    “标儿,来一起看看。
    这肯定是你四弟送来的捷报!”
    朱元璋乐哈哈的向太子朱标出声招呼。
    其实不用朱元璋招呼,朱标也已经是来到了这边,准备和朱元璋一起看。
    对于自己家四弟的事儿,这个时候朱标,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
    “哈哈,咋样标儿?
    咱就说老四办事绝对让人放心。
    不会出任何意外吧?”
    常年批改奏章,早已让朱元璋练就了飞速阅读的能力。
    朱标阅读东西的能力,同样不差。
    很快就将这密报上的内容,给看了下来了。
    朱元璋开怀大笑,对于自己家老四这次的表现,分外满意。
    老四不愧是老四,没让自己失望,下手够狠。
    朱标也长松了一口气,提起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父皇,这样杀……是不是有些过了?”
    犹豫一阵后,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标儿,一点都没过。
    这样的人留他何用?
    该杀就要狠狠的杀!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贱皮子!
    你给他讲道理,用些仁慈手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想要他们听话,好好办事儿,多考虑考虑大明,考虑考虑百姓,是不可能的。
    现在都敢闹出民乱的事,这个时候不把他们给狠狠的犁一遍,他们后面还不知道会闹腾出什么事情。
    对于这样的人,唯有狠狠出击,把他们彻底的打碎打烂。
    唯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清醒,认识到他们的错误,认识到咱在这上面的决心。
    让他们知道时代变了!
    唯有如此,才能塑造出新的秩序!
    让剩下的人,来遵守咱们定下的规矩。
    治国,该心软的时候要心软,该强硬的时候,丝毫都不能放松。
    咬着牙也要把事给做了。
    多死一些人没什么问题。
    只要别死到寻常百姓头上就行。
    这些人,你看他们现在似乎比较惨。
    可之前他们的日子,不知道过得有多逍遥。
    又不知有多少人,被他们操控着生死。”
    听到朱元璋所言,朱标点了点头。
    “父皇,您说的这道理,孩儿都懂。
    就是……就是孩儿有些时候,会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朱元璋点了点头,拍拍朱标的肩膀。
    “标儿,咱知道你是个心善的。
    但心善归心善,不舒服归不舒服。
    事情该做之时,可不能有任何的手软。
    你对他们手软,那实则就是危害国家。
    并且会有无数的人,因为你的一些手软。
    会在今后丢掉性命。
    这个时候杀了这些蛀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活下去。
    不被他们所害。”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父皇,只是……这把这些人都给杀了。
    组建国营企业,真的能把事情给做好。
    不影响江南那边的百姓们正常生活吗?”
    自己家父皇,这一次准备干的事很大。
    把这么多行业进行国营,打破了朱标原有的认知。
    人对于未知的新鲜东西,尤其是事关重大之时。
    往往都会有着一些担忧和畏惧。
    “放心吧标儿,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对于朱标而言,朱元璋很有信心。
    毕竟他在现代生活过,见识过很多的东西。
    也知道如此做的好处。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需要做的事儿。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任务。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他觉得,在如今的大明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造反的海商的资产收归国有,派人进行统一经营,是利大于弊的。
    “不单是这些,今后标儿我们这里,还要把粮食,布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意,都给握在手里面。
    由国家来经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