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沉魁奇谈(二)-《山海无境》
第(2/3)页
既然要长长久久相处下去,可不是要寻彼此都看得顺眼的人当师徒吗?否则漫长的年月成了折磨,又何必呢?
沉魁的这个“眼缘论”,说来其实是为师徒双方负责。但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其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他们只看得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旦入了沉魁,便是内门弟子。
这如何不让人心动呢?
谁都希望能得到器重。倘若不是想拜入特定之人座下,能直接拥有师父的话,谁还愿意挤在外门苦苦求一个机会呢?
因此,每年求入沉魁的人数不胜数。
但沉魁也不是来者不拒的。事实上,沉魁的选拔标准一向严苛,甚至比之大多数宗门对内门弟子的选拔还要严格。
更别说在选拔标准之外,还有所谓的眼缘论了。
严格的标准,神奇的眼缘论,却意外神话了沉魁的地位。外人看来只觉得沉魁是个十分难进的宗门,非绝世天骄不收,便因此更加趋之若鹜了。
每年有意入沉魁的人,过了综合测试以后,会被聚在一起,让七脉中有意收徒的人一一挑选。若是被挑上了,便能入沉魁;若是遍历七脉都没能被挑上,便只能遗憾告别。
沉魁七脉有着不同的收徒标准,各人脾性不同,有着不同的收徒喜好。于是才有实力高强而不一定入沉魁,实力平平而得跃龙门的说法。
这般神奇的沉魁,在修士心中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而在沉魁内,七脉之一的君字脉又格外不同。
有句话说,泱泱沉魁,君字脉独得其三分气魄。这话虽有点捧了,但并不是空穴来风。
不提君字脉这一脉的行事风格,从收徒和传承上来讲,这一脉的人格外少,各个是精英,并且格外热衷于从小培养弟子。
君字脉如今的脉主君无咎,就是稚子之龄入的君字脉。他的师父是上一任君字脉的脉主,这一脉也被叫作君字脉嫡脉。这位前脉主还有一位师弟,这师弟一脉又被称作君字脉辅脉。君字脉的嫡脉与辅脉,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前任嫡脉辅脉的师兄弟二人,在数十万年间一共只收了五个徒弟,君无咎这支师兄弟一共三人,辅脉的那支只有师兄弟两人。
一脉传承只得五人,这在其他宗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于是胡闹。
修真界其实也讲究“多子多孙”,一门弟子如果多而成材,便能形成威慑。若不是实在抽不出空,一般而言,做师父的是不介意于多收几个徒弟的。
但修真界的时间跨度实在太大了,倘若不是遭遇不幸,修士其实能活得很久。于是便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徒弟都收徒孙了,这位徒弟的师父的师父仍然健在。因此修真界的师徒关系图谱一拉出来就是一串儿,看得人脑袋疼。
新入门的弟子,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往往就在记师门图谱上,师叔师侄师祖师公一堆记也记不住,分也分不清。
但君字脉就没有这些烦恼了。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了,并且个顶个喜好神隐。一旦君字脉的前后脉主产生交替,辅脉这个名号便随之自动继承到脉主的同门师兄弟身上。这时候,前任嫡脉辅脉的各位长辈便默认自己已经卸下了担子了,寻常时候是不太管事的。
君字脉人数少,每一个弟子便是整脉的心头宝。这一脉往往出现数千年乃至数万年间整个君字脉就一个宝贝疙瘩的情况。并且按照以往的规律来看,君字脉的这个宝贝疙瘩,在其成长的年岁里,往往不可能是无名之辈。
这个规律,从君无咎的师父那一辈开始流传下来,没有一次出过差错。
也是因为这样,沉魁君字脉要么不收徒,一旦收徒,就会传出各种各样的消息,十分引人注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