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半推半就刚刚好-《春秋小吏》
第(3/3)页
祁律有些奇怪,不知是什么人生病了,看医官匆匆而去的方向,竟然是冲着寝殿去的?
祁律还以为天子身子不舒服,连忙跟着那医官往前走,没成想医官并非是去寝殿,而是在旁边拐了弯儿,进了旁边的屋舍。
巧了,这个屋舍的主人祁律也认识,不正是天子的干儿子,宋国公子冯下榻的屋舍么?
医官匆忙而入,神色焦急,祁律皱了皱眉,难不成公子冯又病了?别看公子冯身材高大,他与天子基本差不多高矮,身上也都是肌肉,而且喜欢舞刀弄枪,但公子冯身子其实十足的虚弱,是个“病美人儿”。
因着公子冯有恶食之症,用大白话说就是厌食症。
公子冯本十分喜爱鱼食,但是经过宋公与夷下毒之后,便戒了鱼鲜,而且平日里绝对不能沾半点鱼鲜,否则不只是狂吐不止,严重的还会休克昏厥。之前祁律见识过一次,他不知公子冯不能食鱼鲜,把鱼肉包在了饺子里,公子冯吃了几口之后又是吐又是昏厥,状况异常“惨烈”。
此后公子冯虽一直没有犯病,但是他这个病是心理问题,很难根除,无论是祁律理膳,还是其他膳夫理膳,全都避讳着鱼鲜。
祁律跟着走进去,便看到公子冯躺在榻上,一副虚弱的模样,医官正在看诊,公子冯眼看着祁律走进来,挣扎着要坐起身来,说:“冯拜见太傅。”
祁律赶忙说:“别拜见了,快躺下来,这又是怎么的?”
按理来说,他们眼下抓住了宋公,最欢心的应该就是公子冯了,怎知公子冯却突然病倒。
伺候公子冯的寺人说:“宋公子的膳食里面一直没有鱼鲜,今日也不知哪个膳夫搞错了膳食,将夫人的膳食端了过来,所以……”
郑国夫人武姜特别喜欢吃鱼,每顿饭里面必须有鱼,郑宫又不能因着公子冯不吃鱼鲜,便断了鱼鲜的膳食,所以膳房里还是准备鱼鲜的,哪知道今日竟搞错了,将武姜的鱼鲜送到了公子冯这里来。
公子冯吃了一口,正巧吃到了鱼刺,当即便吐了,脸色惨白,直接昏厥了过去,寺人这才匆匆的叫来了医官。
要知道公子冯虽然是宋国的“废”公子,但如今乃是天子的干儿子,地位不可小觑,突然昏死在了郑宫之中,若是有个意外,谁都难逃其咎。
公子冯只是昏厥了一会子,因着吃的很少,又全都吐了出去,这才幽幽转醒过来。
祁律听了这事儿,觉得也不是法子,如果公子冯一直这么虚弱,再强壮的身子必然也会垮了。他的眼眸微微一转,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祁律便说:“宋公子在这里歇息一会儿,晚间不要用膳,律请宋公子吃一顿好的。”
公子冯这幅模样,也吃不下甚么,便说:“太傅别忙了,冯如今没有胃口,太傅忙了也是白忙,还是不要劳烦太傅了。”
祁律笑着说:“不劳烦,而且这顿饭宋公子一定要赏脸才行。”
公子冯实在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便点点头,说:“即使如此,那就有劳太傅了。”
祁律要离开,公子冯还想来送,祁律让他躺下,说:“好生歇息就行了,不用送。”
说罢,祁律赶紧离开了公子冯的屋舍,直接往膳房去了。
祁律进了膳房,看了看食材,如今刚过了午膳时辰,因此膳房里正清闲,膳夫们全都去用膳,并没有什么人。
祁律走了一圈,找了一些食材过来,竟然大部分全都是鱼鲜,然后挽起袖袍,净了手,便开始准备膳食了。
祁律今日要做的膳食可比煲仔饭复杂得多,是一桌——全鱼宴。
清蒸鱼、红烧鱼、酸菜鱼、水煮鱼、酸汤鱼、鱼羊鲜、炸鱼皮、炸鱼饼、松鼠鳜鱼、剁椒鱼头、鱼头泡饼、金齑玉脍、鲜鱼饺子、双拼烤鱼、鲫鱼豆腐汤、青菜鱼丸汤、香烤鱼豆腐……
这年头虽没有辣椒,但正好大家也不是很能吃辣,所以用藙子直接代替了,剁椒鱼头的剁椒祁律也用藙子代替了。
清蒸鱼鲜嫩原汁原味,红烧鱼家常可口,酸菜鱼开胃,水煮鱼辛辣刺激,炸鱼皮酥脆焦香,没有一点子的腥味,还有香烤鱼豆腐这样的小食。祁律在鱼鲜的食材中找到了一些特别新鲜的,便准备做成玉脍。
金齑玉脍这道菜或许听起来很陌生,并不像红烧鱼、水煮鱼一般听起来耳熟能详,其实金齑玉脍也是古代的名吃。
脍是切得很薄的鱼肉的意思,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生鱼片。生鱼片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春秋时代便出现了生鱼片这种吃法,而且还有专门的处理和腌制方法,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古代人讲究养生,因此处理生鱼片的佐料和食材也会变化,十分讲究。
而金齑玉脍则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道名吃。传说隋炀帝杨广有一味很喜欢的佳肴,被称作“东南佳味”,便是这道玉脍了。鲈鱼的干脍在水中泡发,然后淋干水分,摆在盘子里,加入调料和花瓣搅拌,鱼肉洁白,花瓣姹紫嫣红,隋炀帝吃后赞不绝口,因此赐名金齑玉脍。
不过后来金齑玉脍经过演变,已经不是生食的玉脍。
祁律眼看到如此新鲜的食材,便想到了金齑玉脍最原汁原味的吃法,立刻叫令人准备了一些冰块,准备做玉脍的时候用冰镇着。
如今的天气还有一些热,镇着冰凉的冰块吃玉脍最好不过,又清凉又可口,还能通过冰块降温,再好不过。
祁律忙叨了一下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鱼食,虽不能说已把所会的鱼食全都做了出来,但起码做了一些最经典又最家常的吃食,咸甜辛辣,各种味道都有。
姬林忙完了政务,眼看着太阳便要落山,他已经晾着宋公与夷好几日,心想着也该去圄犴看看宋公了,准备叫祁律一起去圄犴走一趟。
寺人很快过来回禀,说太傅不在屋舍,在膳房忙碌呢。
姬林说:“太傅又去膳房了?”
寺人笑眯眯的说:“正是呢!太傅去了膳房,听膳夫们说,做了好大一桌子鱼鲜呢!”
姬林还以为祁律去膳房是给孔父嘉做菜去的,这些日子祁律为了拉拢孔父嘉,每日都坚持给孔父嘉理膳,说实在的,天子是十足吃味儿的。
如今姬林听说祁律又去了膳房,还以为他又是给孔父嘉理膳去了,不过寺人却说:“小臣听说,太傅并不是在给宋国大司马理膳。”
做了一堆的鱼食,而且不是给孔父嘉理膳?姬林心里立刻便欢心起来,这么一堆的鱼食,总不能是给公子冯吃罢?那一定是给寡人吃的。
姬林也喜欢吃鱼,鱼肉鲜美,姬林喜欢吃鲜嫩的东西,不喜欢吃太柴或者太老的肉,所以异常喜欢鱼肉,听说祁律中午便去了,做了一大堆的鱼食,心里那叫一个欢心。
天子克制着自己的笑容,咳嗽了一声,说:“即使如此,那便不要打扰太傅了,等用了晚膳再去圄犴,也是一样的。”
寺人难得见到天子如此欢心,便顺着话说:“是呢!那天子您再等一等,等太傅来了,小臣便来通报。”
姬林点了点头,说:“行了,下去罢。”
姬林心里想的很美,总觉得这次太傅合该是给自己理膳了罢,这么多鱼食,公子冯又不能吃鱼,轮也该轮到自己了,天子十分爱见食鱼,一想到太傅辛辛苦苦,劳累了一下午给自己做鱼吃,心里真是又心疼,又欢心,忍不住甜滋滋的,仿佛吃了饴糖一般。
整整一下午,天子都是在傻笑中度过的,倘或不是天子生的俊美,如此傻呵呵的发笑,恐怕伺候的寺人和宫女都会以为见了鬼呢。
姬林兴致勃勃的等着,一直等到了天黑,天色暗淡下来,姬林也没有传晚膳,便等着祁律过来进献鱼食。
天子左等,天子右等,就是没看到祁律,等得已经前胸贴后背,饿得不行了,便对寺人说:“去看看,太傅怎的还不来?”
寺人也觉得奇怪,太傅下午便在理膳鱼食,如今已经天黑了,已然误了晚膳时辰,怎么还不过来?
寺人应了一声,赶紧趋步小跑着进了膳房,膳夫看到寺人进来,便上前询问,说:“大人,天子还不传膳么?”
寺人站在门口,探头看了看,没有回答膳夫的话,而是问:“祁太傅呢?怎么不见祁太傅?”
那膳夫奇怪的说:“祁太傅?祁太傅走了啊。”
寺人一听,原祁太傅已经走了,可能是和自己走岔了,连忙要走,那膳夫赶紧拦住寺人,说:“大人,这……天子不传膳么?膳食都要冷了,咱们是该放在火上热一热呢,还是再做新的?”
寺人说:“哎呀,你怎么这么轴,祁太傅都做了鱼膳了,天子能吃你们做的膳食么?”
膳夫一脸迷茫,说:“这……大人,您是甚么意思?小人竟是听不懂了。”
寺人说:“太傅不是做了鱼膳么?不是已经端去了寝宫?你们怎么还做多余的膳食?全都分了罢,天子食了太傅的鱼膳,必然吃不得其他了。”
膳夫连忙拉住寺人,惊讶的说:“大人,太傅虽的确足了鱼膳,可是……可是……”
寺人听他可是半天,说:“可是甚么?支支吾吾,天子要用膳,咱们还要过去伺候着呢。”
膳夫满面尴尬,为难的说:“可是,祁太傅的鱼膳,不是送给天子的啊!”
“甚么!?”寺人吃了一惊,说:“你再说一遍!”
膳夫干脆直接说:“千真万确啊大人,祁太傅做的鱼膳,全都端走了,并非是送去给天子的膳食啊。咱们一早也以为太傅是给天子理膳,做了好些鱼食,还问过了太傅,太傅亲口说的,是给宋公子冯食的,还要将鱼膳摆在圄犴之中,已经端走了,太傅刚走不久,将鱼食全都包在食合之内,提着出宫去了!”
寺人心里咯噔一声,简直慌了,他还以为祁太傅是为天子理膳,结果闹了个大误会,这误会可就深了,天子特意没有食晚膳,左等右等,一直等着太傅的鱼膳,结果太傅提着鱼食跑路了。
寺人听了膳夫的回话,战战兢兢,也想跑路,根本不敢回寝宫去复命,没成想拍马屁拍在马腿上了,但不回去又能怎么办,只好硬着头皮回去复命。
天子在殿中等的不耐烦,负手而立,凭着室户,眼看着寺人回来了,便说:“如何?太傅的鱼膳还未理完?”
寺人战战兢兢的回话,说:“回……回天子,理完了。”
姬林抬头看了看外面,说:“那便传太傅进来罢。”
寺人更加战战兢兢的回话,说:“回……回天子,太傅……太傅不在殿外。”
姬林皱了皱眉头,说:“不在?太傅人去了何处?”
寺人异常战战兢兢的回话,说:“回……回天子,太傅带着……带着鱼膳,去了……去了圄犴,说是要在圄犴里摆膳,宴请公子冯。”
天子:“……”
姬林笃定,祁律的鱼膳是做给自己的,他早先很不屑的想,总不会做给不能吃鱼的公子冯罢?哪知道现场打脸,还真的是做给公子冯吃的……
姬林立刻坐不住了,之前祁律就给公子冯开过小灶,做了一碗清汤面,虽只是清汤面,但是姬林也十足的嫉妒,那时候天子还不知道自己对祁太傅的感情,如今明了了,当即坐不住了。
姬林长身而起,说:“快,给寡人更衣,备车,去圄犴。”
“是是。”
祁律做好了一大堆的鱼膳,将这些鱼膳小心翼翼的放在食合之中,摆了一大排的食合,叫上獳羊肩和石厚,还有一帮子膳夫们帮忙,这才将食合捣腾上了辎车,便往圄犴而去了。
祁律来到圄犴,直接进了宋公与夷的牢房。
宋公与夷被关在牢房里,不过这间牢房的环境也十分清雅了,没有日前公孙滑的牢房肮脏鄙陋,打扫的甚是干净,毕竟人家宋公是名正言顺的国君,郑国也不好苛待了他。
祁律走进去,宋公与夷长身而立,端着国君的架子,站在牢房之中,不肯坐下来弄脏了衣角,冷冷的看着祁律。
宋公与夷的脸色十分冰冷,这些日子仿佛瘦了一些,但是傲气丝毫不折损,眯着眼睛说:“祁太傅终于来了?是来折辱于孤的么?”
祁律摇摇头,说:“不不,宋公您不要误会。”
宋公与夷的目光一转,看到了祁律手中的食合,不只是祁律,身后的獳羊肩、石厚,还有很多从者,全都端着食合,这些食合没有二十,也有十五,何其壮观。
宋公与夷露出一个鄙夷的笑容,说:“怎么?硬的不行,祁太傅打算在孤身上来软的了?”
祁律笑眯眯的说:“宋公您又误会了,这些吃食不是为宋公您准备的。”
“你……”宋公瞬间被气的语塞,瞪着眼睛盯着祁律,祁律这分明是在说宋公与夷自作多情。
倒的确是宋公与夷自作多情了,他仗着自己是宋国的国君,名正言顺,所以早就知道,无论是天子还是郑国,都不敢动自己,顶多是关几日。
这些日子又听说了天子款待孔父嘉的事情,因此聪明如斯的宋公瞬间明白了祁律的“诡计”,便是想要离间宋国。
宋公与夷是个聪明人,他打定了主意,不管祁律来什么样的阴招,自己自然岿然不动,绝对不会受到旁人的挑拨。
打定好这个主意,宋公便十分气定神闲了,这些日子没人搭理他,宋公忍了好几日,终于看到了祁律,没想到祁律并非是来找自己的。
祁律虽然进了宋公的牢房,但并不是来找宋公的,宋公与夷眯着眼睛,只觉这不大可能,必然是祁律嘴硬,或者又想到了什么其他安抚自己的办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