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1章 杀手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2/3)页

    "奴婢不敢.."

    见得天子这般反应,司礼监秉笔噗通一声便是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慌乱之色。

    与外朝那些挥斥方遒的朝臣不同,似他这等"天子家奴",一身荣辱皆是来源于天子的信任。

    远的不提,"九千岁"魏忠贤于天启朝近乎于权倾朝野,但到了这崇祯朝,还有几人提及?

    "曹公公说,三位王爷中,端王朱常浩反应最为淡然,声称一切尽由天子安排,"停顿了少许,见得朱由检没有太大反应,司礼监秉笔方才硬着头皮说道:"桂王与惠王则是有些怨言,但在曹公公及端王的说服下,仍是决定与东林党划清关系.."

    随着泰昌皇帝及天启皇帝先后撒手人寰,朱由检在这世上的"直系亲属"便只剩下了远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以及于十王府中无人问津的三位"皇叔"。

    为了维持住朱由检所剩不多的"亲情",王承恩刻意斟酌了一番用词,省略了些许内情,却不想竟是被天子不留情面的点破。

    "唔.."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检微不可查的一声低吟终是在暖阁中响起,他自是知晓身前太监口中的"说服"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涉及"出京就藩",自己那三位蹉跎了二十余年时光的皇叔如何肯半途而废,想必其中定然有一番"唇枪舌剑",或许用"威逼利诱"来形容都不为过。

    "皇爷.."见朱由检的脸色没有刚才那般难看,司礼监秉笔方才壮着胆子,小心翼翼的说道:"如若只是三位王爷沉默不语,恐怕还是难以抵消京中的舆论呐。"

    "毕竟那些东林党多得是门生故旧..."

    后续的话,司礼监秉笔没有说完,他相信身前的天子定然能够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仅凭眼下这些手段,怕是难以令"东林"铩羽而归,毕竟这些人的真正目标从来不是所谓的"宗室出京",而是趁此机会向阁臣李国普发难。

    纵然此事强压被天子压下,只怕李国普"碌碌无为"的名声也会在士林中传播开来。

    长此以往,李国普还是要"引咎辞职",东林党最终还是能够达成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