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听天子这意思,是打算赶尽杀绝了? 一念至此,李国普便是下意识的看向身旁的两位阁臣以及沉默不语的兵部尚书。 "陛下,"犹豫片刻,兵部尚书王在晋终是缓缓起身,迎着众人惊疑不定的眼神拱手说道:"西南自古以来便是边陲之地,其境内土司畏威而不怀德。" "纵然那水西宣慰使年幼无知,也不可如此轻易将其赦免。" 言罢,兵部尚书便是有些手足无措的看向案牍后的天子,毕竟"播州之役"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他实在是不敢高估这些土司的"忠义之心"。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都不断的对边陲之地倾注资源,却始终没有显著的效果,境内依旧是土司林立。 此等状况,已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放任这些土司们"拥兵自重"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法子。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反叛土司的善后事宜,历史上同样早已给出了答案,便是"改土归流"。 "此言甚好。" 就在众臣想入非非的时候,大明天子朱由检斩钉截铁的声音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的耳畔旁炸响。 "已然入川的白杆军士卒便不用回京了,一分为二,分别坐镇永宁及贵阳府。" "撤销水西宣慰使,改设水西州,置兵备道。" "贵阳知府孙传庭晋升为贵州巡抚,提督贵州军务。" 偌大的乾清宫暖阁中,只剩下朱由检清冷的声音在悠悠回荡,满堂朱袍均是目瞪口呆的盯着案牍后的天子,迟迟不发一句,就连态度最为"激进"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也是双拳紧握,不置一词。 天子的真实意图已是昭然若揭,并不打算仿照"播州之役"的旧例,将反叛土司的领地分赐给当地立功的土司,而是打算由朝廷直接控制。 但是朝廷如此强硬的态度,就不怕激起西南其余土司们的反叛之心吗?更何况以眼下朝廷奢靡的财政,真的还负担的起大军的开支吗? "众位爱卿的意思呢?"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检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其凌厉的眼神在身亲每一名心腹众臣的脸上缓缓掠过,是对方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颅,不敢与天子对视。 "陛下圣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