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敢教陛下知晓.."闻听耳畔旁响起的惊诧声,徐光启难看的脸色舒缓了不少,但仍是硬着头皮,冲着案牍后的朱由检拱手说道:"这番薯及土豆虽然亩产丰富,但远不似寻常禄米那般能够久放,其口感也是略有不足。" "尤其是甘薯,虽然能够充饥,但过多食用便有所不妥..." 作为"大明农政"的领导者,徐光启自是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但事关重大,其中利弊他也要实话实说,一并告知给面前的天子。 "瑕不掩瑜!" 不待朱由检有所反应,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惊喜出声,与其亩产十石的巨大产量相比,似这等弊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时间,兵部尚书王在晋也是呼吸急促,胸口不断起伏,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不由自主的望向辽东。 他作为主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自是听闻过一道传闻:即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虽然朝堂上的一众朝臣都是对此深信不疑,但王在晋却是嗤之以鼻。 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若是女真鞑子真有如此能耐,岂能被大明压制这么多年,以至于贼酋努尔哈赤甚至认辽东总兵李成梁为义父? 归根结底,就是前些年的朝廷无法按时并且足额的保证士卒的粮饷,士气自然萎靡,无人愿意"保家卫国"。 倘若大明正值巅峰,似建州女真这等冒犯天威的蛮夷土司,弹指可灭! "秋收之后,将所得粮草尽数运往陕西吧。" 就在兵部尚书王在晋及户部尚书毕自严为了大明的"未来"而想入非非的时候,朱由检斩钉截铁的声音再度于乾清宫暖阁中响起。 "是,陛下。" 闻言,暖阁中的几名朝臣忙是躬身应是,但案牍后的天子却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眼神已是望向了西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