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是将吏部尚书周应秋及兵部尚书崔呈秀刺死,但却留了魏忠贤一命,并且对于一门心思想要众正盈朝的东林君子们也是不闻不问,反倒是接连起复了多位前朝的失意老臣,而后更是将"东林魁首"钱龙锡排挤出京,毫不掩饰对东林党的厌恶之情。 种种因素累加之上,孙慎行对于紫禁城中的那位天子着实谈不上敬畏,故而话语间充斥着浓浓的讥讽和怨恨。 "不可.." 闻言,不待上首的曹于汴有所反应,另一测的中年人便是连忙摆了摆手,脸上涌现了一抹急切之色。 按照常理来说,刑部尚书空悬,纵然有士子"涉事",也当交由大理寺亦或者督查院审理。 而大理寺卿曹于汴就坐在身旁,督查院御史也与他们东林交好,自有回旋的空间。 但此前"首善书院"一事却是给他们这些东林君子敲响了警钟,京中的天子可不是"循规蹈矩"的主。 别忘了,锦衣卫下辖的北镇抚司,也有审案查案的权利。 一个弄不好,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令"东林"的颜面扫地,甚至在众多士子心中失去至高无上的地位。 说来说去,他们东林党之所以能够在大明的官场享有莫大的影响力乃至于被人推崇,不就是靠着这些士子的支持吗。 "这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心烦意乱之下,孙慎行竟是将矛头对准了对面的同僚,言语中满是不耐。 这个侯恂,因为曾经巡按贵州,于"奢安之乱"中立有赫赫战功,故而得到了不少东林大佬的赏识。 尤其是在叶向高,赵南星等一批东林骨干先后离世之后,侯恂便隐隐成为了在京官员心中的"东林魁首",比前段时间大张旗鼓进京的钱龙锡还要重要几分。 "眼下局势变幻莫测,我东林众人当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韩阁老那边,倒是可以先行联系一番。" "南边也要略微用些手段,至少要让天子感受到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