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瞧马车行驶的方向,正是威严肃穆的紫禁城。 ... ... "臣,毕自严见过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灯光有些昏暗的乾清宫暖阁当中,户部尚书毕自严铿锵有力的声音骤然响起,使得不少昏昏欲睡的宫娥内侍皆是心中一惊,也让闭眼假寐的大明天子朱由检缓缓睁开了眼,将注意力放在身前。 作为自己一手提拔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可谓是兢兢业业,尽忠职守。 在毕自严的努力之下,大明近乎于衰竭的财政竟是奇迹般,重新焕发了些许生机。 虽然仍远远无法与万历年间的"盛况"相提并论,但至少令朱由检看到了希望。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任劳任怨的毕自严都是朱由检心中最为合适的"钱袋子",故而对于这位年仅五十余岁却是发虚皆白的老臣,朱由检可谓是发自肺腑的尊敬。 故而不待身前的毕自严有所反应,案牍后的朱由检便是赶忙起身,于空中虚浮,同时示意一旁的司礼监秉笔,亲自将毕自严搀扶而起。 及至毕自严起身,并缓缓落座之后,朱由检方才将目光投向了刚刚与毕自严并肩而来的读书人身上。 只见其身材有些消瘦,面庞也呈现了一抹近乎于病态的白皙,料想是长时间得不到休息所致。 至于年龄当在五十余岁上下,与户部尚书毕自严相差不大。 "草民袁世振,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兴许是察觉到了朱由检的注视,本就跪在地上的读书人忙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其略显沙哑的声音也是在暖阁中悠悠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