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呼。 乾清宫暖阁中不少朝臣的脸色都是怪异起来,饶是早就知晓案牍后的天子"信重"武人,自上台以来,便是有意无意的抬高武将的待遇,但如此"信重"杨肇基,未免有些太过了。 毕竟面前的杨肇基可是一人提督宣大两座军镇,而且也不像场中的黄得功出身京营,算作天子的嫡系。 一时间,作为文官之首的内阁首辅李国普都不由得嘀咕了两句,心道昔日自己面临东林发难,处境堪忧的时候,天子都没有如此支持自己。 "宣大乃京师门户,不容有失。" "爱卿当厉兵秣马,整饬军备,绝不可给蒙古鞑子半点可乘之机。" 尽管知晓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与建州女真"和解"的可能性近乎于为零,但朱由检仍是不放心的嘱咐了一句。 毕竟,女真鞑子即将兴兵,突袭京师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万一在这个当口上,蒙古鞑子也趁虚而入,己方受到的压力便会提升数倍不止。 "还请陛下放心!" 见案牍后的天子丝毫没有猜忌自己的心思,杨肇基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一脸激动的答道。 许是因为其情绪激动之下导致用力过猛,其膝下的地砖竟是隐隐有有些开裂的迹象,看的司礼监秉笔暗暗咋舌。 每逢这些武将进宫面圣,这乾清宫暖阁的地砖便会换上一批。 不过好在近段时间因为"整饬"宗室藩王的缘故,内帑中也多了不少进项,故而掌管内承运库的王承恩只是苦笑了一声,并非过于心疼。 "辽东那边呢,女真鞑子可有异动?" 轻轻挥手,示意身前的杨肇基自行落座,朱由检又将目光投向与其胞兄并肩而坐的辽东巡抚毕自肃身上。 随着天子的视线望去,乾清宫暖阁中的气氛又是微微发生了变化,内阁首辅李国普也是下意识的与身旁两位阁臣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两兄弟,其兄在朝中担任户部尚书,手握国家财政大权;其弟担任辽东巡抚,手握朝廷重兵。 就算天子鸿恩,没有半点猜忌,但身为臣子,终究还是要知道"避嫌"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