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第 215 章-《凡人歌》
第(3/3)页
“如果我们的国家……”肖少华的嗓音透了一丝干涩,“最后,显示为蓝……会发生什么?”
赵明轩一愣,实在没有想到他会问这个,这是他们来前就商量好的,也是上头的指示:不论如何,绝不做投降派,要不先不投,要不就投蓝。
“……”一七八|九只是静静看着他们,没有作答。
约莫一分钟,叶昕云出声了:“会被围剿。”
她凝视着那幅全息式世界地图,现在那上代表着中国区域的上空,即使西南方爆发过一次红光,总的红蓝光点相较他国,依旧稀疏。
“第一步是进行全球广播,通知全体人类三个月内做出选择,第二步是揭露各国首脑阴私,以降低其集团公信力,第三步是携‘解放’为口号,进攻各国首都塔……”
听到“解放”二字,赵明轩心中咯噔一声,意识到叶昕云在第一问前梦到的世界应该跟他是同一个,那她会不会知道肖少华在梦中就是……他猛地朝叶昕云盯去,却见她面上毫无异色,仍在款款叙述:“三个月后,投票结果为蓝的仅剩三个国家,我国、俄罗斯、与美国,而后,一夜之间,我们失去了电磁波。”
“什么!”赵明轩失声。
“准确的来说,是我们用于通讯的那部分电磁波在国境内被屏蔽了。于是无线电无法使用,网络瘫痪,卫星失联,通讯中断,可以说,我们的社会一夜之间倒退回了十九世纪,”叶昕云没有与任何人对视,仍是看着那世界地图,像是透过那虚幻的红蓝光点回忆着一段遥远的往事,“而选择了投红的其他国家,皆在火凤的帮助下,实现了真正的‘万物互联’、‘意识共享’,同时也完成了对我们的,彻底的技术封锁。”
“……然后呢?”赵明轩不禁追问。
叶昕云没有答。
赵明轩回过神来:那之后她就死了,自然也就看不到她死后发生的事情了。
“这就是你们在那场天元门设的‘获选考验’梦里,所经历过的事情么?”肖少华问。
赵明轩先是点头,继而摇头:全球广播时,他还被火凤囚禁在天元门呢,等到他们要进攻了,他跟肖少华也终焉了,知道的其实没有叶昕云多。
难怪她在第一问前,怎么也不愿说出梦中到底还看到了什么……赵明轩暗忖,可看她之后与他们一路行来,也没有露出对肖少华丝毫芥蒂的样子……或许根本没有认出肖少华在梦中的身份?
思及此,他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点。
……原来如此。
肖少华的心情却与赵明轩截然相反。从叶昕云的叙述开始,就一点一点往下沉。
面对新知识的激动褪去后,胸腔里只剩下了冰凉。
现在他明白那些出去后的各国获选者们都语焉不详的原因了,那些敷衍的用词,遮遮掩掩的语句,无不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了一个想要竭力藏起的真相——
如果说科学家们只是为了一个解,甘愿付出余生所有,去搏的一个解,那么那些国家领导人们则是看到了这些新事物中所蕴藏的强大生产力,或者说统治力,无不能在短期内使他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一大截的力量。
不管说这是人类的贪婪无知,抑或侥幸心理也好,当这样现成的高新技术已经摆在了眼前,非此即彼,那代表着只要一旦拥有,就能立即成就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压倒性的统治地位,而一旦他们选择放弃,那么就连活下来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
因为获得了“短期利益”的红方,根本不可能让蓝方能活着见到他们期盼的“长期利益”。
就像曾经的美帝之于印第安,欧强之于非洲,选择了融合的国家得到了天元门的“科技”加持后,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对“战败方”的资源掠夺、重新分配,乃至彻底斩断蓝方的发展通道,将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获选者们出来后一个字都不肯说。
投红的不肯说,怕拿到的利益分薄。
投蓝的不敢说,怕说了更没人选蓝。
这就造成了所有的获选者在对外时竟然都保持一致地沉默了。
——囚徒困境。
天元门竟给全世界的人类来了一次囚徒困境!
肖少华没有察觉,他攥住赵明轩手的力气,在不知不觉中,大到连哨兵都能感到了疼痛的程度,可赵明轩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任他攥着,默默地看着他。
肖少华想道:
破解囚徒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世界各国的人民彼此信任,但连本国的人民自己都无法做到彼此信任,更别提别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连接彼此的大脑,那不信任也得信任,
死循环。
“美国的结果出来了。”
仿佛要应和肖少华的想法,在他看向那幅全息式世界地图时,那上代表美国的区域中央,一团显然远超该区域人口总数的红色光点轰然炸开,覆没了原本漂浮那上的蓝色光点,也令其国界旁“温度计”里的红线一下越过了百分之五十。
“看来这一次,他们做出了与原本截然不同的选择。”
一七八|九宣布道,面上浮起微笑,眼底终于透出了一丝欣慰似的情绪。
而后他转向他们,就像初次见面时那般,拉开了一把椅子,在圆桌后坐下,逸逸然地问:“所以重活一回,各位的决定是……?”
这一天,是肖少华多年以后想起,依然会不寒而栗的一天。
这一天……
他犹如孤身一人站在悬崖边,肩负着亿万普通人的未来,进一步是生灵涂炭、万劫不复,退一步是万丈深渊、永沦黑暗。
而他想起了年少时,生物老师在办公室里对他说的话:
“少华,老师考考你,当一种生物的外界环境逐渐恶劣到无法生存的地步,该生物种群会怎样?”
而他也犹然记得,自己十五岁时的答案:
“进化……或灭绝。”
只是当年说出那一句话时,他心中想到的是向导。
就如同曾经,他以为即将面临那种抉择的会是向导。
直到今天,再一次想起这一句话时,他才恍然发觉,其实真正要面临这个残酷抉择的是——
他自己。
普通人。
……进化或灭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