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行楚之德·自可证之-《大周守藏史》
            
            
            
                
    第(2/3)页
    如今风允以这楚灯上的气运,召之吴回,自无不可。
    吴回,已入《山海经·神》之目录。
    再此外,风允又挥楚灯,之上的一丝气运高飞,化作了禺强之相,从入天边,居在吴回之旁。
    而禺强,也入了《山海经·神》之目录。
    这里是楚国,吴回,自当为主。
    禺强为客也。
    随着吴回与禺强之相在荆楚上空显现,随着楚灯的力量,融入楚国国运当中。
    风允感到体内之前修习禺强之像的力量得到增幅,略微点头。
    一旁的昭阳,与修习了吴回之相的楚君,则瞪目上空。
    他们都在这天相下,感到了国运的增强,力量的提升。
    其若是在楚国疆域,气运庇护之下行异相,必威力大增,而领悟之时也能得到大助。
    或许庶民们感觉不到异常,只是望着天空那火神祝融-吴回,与水神禺强的雄伟之相,被震撼。
    但那些修行楚相之法的权贵们,却都不约而同感受到了力量的浮动。
    楚灯!
    目光灼灼,即使是昭阳也不由望向风允手中的楚灯。
    但却更加担忧一旁的楚君,把持不住。
    就见楚君凝视楚灯,难以移目。
    方才因为气运而担忧,此时又多了一件愁事。
    夺?
    没错,这是楚君第一个想法。
    但方才风允那句——行楚之德,自可证之。
    还有每一位楚人都高喊的——感先祖开辟我楚,谢风子记撰楚之德行。
    可都还在耳边震荡。
    夺,不是比盗还无德?
    那样,楚国真成蛮夷也!
    再看已经与楚国气运缠绕在一起的风允……
    楚君仿佛看到,风允所书《列国·禹越》中,越君的视角。
    手持楚灯的风允,与手持《大禹赋》的风允重叠在一起。
    在禹越是以治水之德而不敢动。
    此时是以开楚国之德而不敢动。
    “还能接受,不是百越之国相就好。”
    知晓风允必将离开楚国,楚君目光逐渐清明,有了打算。
    而天空中,那两道神相,也缓缓消散。
    不,不是消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