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比去年早了好几日,不会吧?谁家收粮这么早?” “哎,你听说了吗?现在说是城外开始收粮了,怕不是担心天气有变?” “什么?天气要变了?要下雨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传的话,百姓堆里传说是暴风雨就要来了,有人也开始急急忙忙地收粮。有了第一第二个人带头,渐渐的,整座城都开始提前收粮了。 毕竟早几年的风雨灾难还历历在目,生怕再来一次。 袁庄头在村子里找了三十多个人来收粮,范白又从城里带回来五十多个人,他眼睛都瞪圆了。袁婶跟张嫂将大灶房、小灶房的火全部生起来,每日都熬煮上几大锅干米饭和几大笼馒头才将将够吃。 都是干过农活的人,不用袁庄头盯着,大家手脚干脆利落。 人太多,女子住进院里,男子就直接睡在地头了。不过三日时间,他们就将几百亩地的粮食都收完,然后开始收果子。 粮食几乎是边收边晒,收了多少就晒多少。 胡成负责登记记账,给村里人都结了账,用的是铺子里这几日收的钱。 城里来帮忙的人却不愿意收钱,只忙活了几日,当是还人情。 袁庄头便每人送了一条大鱼干、两个桃子。工钱是工钱、谢礼是谢礼,两者意义不同。 收到谢礼,大伙儿自然高兴,可心中的喜意被满天的乌云给压下去了。他们等不及歇息半日,连忙赶回城里。 好在城外各家的农田都收了大半,官田的粮食多,只收了一小半,他们便拿起农具,又加入收粮的队伍中...... 江月一家三口在小城里逛了两圈,铺子不如鄞都城里的多,只给岁岁买了个小波浪鼓玩儿。 天气阴了三日都没有落雨,就在江月犹豫要不要启程时,半夜打起了响雷。 雷声轰隆轰隆响,风呼呼吹,岁岁睡得正熟,吓了一跳。 “娘......”窗外电闪雷鸣,他钻进江月怀里。 江月拍拍他的背,“乖乖,不怕啊,这是打雷。” 雷声太大,岁岁紧紧抓住她的衣襟,睁大眼睛,不说话也睡不着了。 又过了一会儿,房顶传来咚咚声响,这场夜雨来得又大又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