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慈烺知道公孙策心里的顾虑,挥手撵他离开,“公孙部丞去忙你的事情,本宫听一下这位先生有何良策?” 公孙策无奈的摇摇头,转身离去。 在他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献上治国奇策的,咱就是个普通的户部小吏,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足够了! 看到公孙策走远,朱慈烺这才微笑着问道:“荀先生有何良策,直说无妨?” “小吏岂敢当先生二字!” 荀彧急忙作揖请罪,“就算公孙部丞怪我,小人也斗胆放肆了,我这只是一个建议,当不得良策二字。” “但说无妨!” “目前京师被围,而各路援兵迟迟未至,仅靠城内守军也无法反败为胜。我大明各地将领,以湖北左良玉兵力最为雄厚,以辽东吴三桂兵力最为精锐。” 荀彧身板站的笔直,娓娓道来,“听闻殿下今日已将侯恂大人从天牢提出,何不命他给左良玉修书一封,派遣一名骁将突围南下召左良玉北上勤王。 侯阁老对左良玉有提携之恩,被视为再生父母,倘若有侯老的书信,殿下再许以利益,左良玉定然会北上驰援京师。” 朱慈烺轻抚下巴:“此计可行,本宫这就派人去找侯恂让他给左良玉修书。” 太子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这让荀彧很是高兴,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吴三桂之父吴襄赋闲在家多年,太子何不招他入宫,加官进爵,许以利益。让他给吴三桂修书一封,命吴三桂火速率部回京解围。有吴襄的书信送到,说不定比圣旨还好用!” 朱慈烺喜出望外,一拍大腿道:“妙啊,我怎么没想到吴襄此人?你在这里干个统计工作真是屈才了!这样吧,等你给城墙上的营兵送完了军饷,立刻赶往工部担任郎中,执掌兵仗局与军器局。” 荀彧又惊又喜,跪地谢恩:“臣本欲为太子殿下排忧解难,不曾想太子隆恩浩荡,小臣定当誓死相报!” 朱慈烺接着吩咐李从良马上去兵部一趟,先让侯恂给左良玉修书一封再出城去和李自成谈判;完事后再去工部宣旨,擢升荀昱为工部郎中,主管兵仗局和军器局。 朱慈烺前脚走后,公孙策就从远处踱步走了过来,问道:“荀兄弟,太子爷没怪罪你吧?” 荀昱摇头苦笑:“公孙兄,让你担心了,太子爷非但没有怪罪我,反而提拔我做了工部郎中,命我给营兵交给完了军饷即刻去工部赴任。” “呃……” 公孙策登时为之语塞,这太子爷用人真的如此不拘一格吗? 很快荀彧又成了官场羡慕的对象,一个在国库管账目的九品小吏因为献策得到太子赏识,被提拔为五品的工部郎中,前往执掌重要的兵仗局与军器局。 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能够被太子看上,何愁不能青云直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