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30章 惜福-《寒门帝师》
            
            
            
                
    第(3/3)页
    可能是憋久了,左宗棠在这次考试中文章标新立异,过于头角峥嵘。
    几位阅卷官意见分歧很大。
    大家都知道,科举八股,最好多写些“大德不逾闲”之类的【朦胧诗】,可这个猛人直接剑走偏锋,写了个《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的文章。
    当时他的阅卷官看完后连连摇头,这小左在文章里写怎么选拔精干的官员,如何训练强悍的士兵,如何重用立功的功臣,这种文章一看就是品味不高,属于引车贩浆者的【粗鄙之言】,难登大雅之堂。
    于是,阅卷老师毫不犹豫在他的试卷上批了三个大字——【欠通顺】,接着丢进废纸篓,淹了。
    但好在这一年恰逢道光帝五十大寿,是【万寿恩科】,原来湖南录取举人的名额是十七个,现在“皇恩浩荡”,再追加六个名额,主考亲自在遗下的五千多份卷子里再择优挑出六篇。
    左的文章就是这六分之一。
    但左的运气也在这次用了个精光。
    这位老兄参加进士考试时,在洞庭君祠堂写下“迢遥旅路三千,我原过客;管领重湖八百,君亦书生。”
    这个联是说,前路漫漫,我只是个匆匆过客;你虽然掌管八百里洞庭,但跟我一样也不过是个书生。
    这联的潜台词是,安知他日,我不能更得擅场?
    狗屁。
    从这次之后,左宗棠的三次进士考试,全都名落孙山。
    后来这家伙干脆不考了,整日里牢骚怪话。
    要不是好友曾国藩的推荐,他这一辈子估计也就只能埋没乡里了。
    由此看来,科考对运气的要求也很重要。
    所幸,迄今为止,徐鹤的文运还算不错,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一直都这么幸运来着。
    徐鹤一边走一边想:“为今之计,不过惜福二字,戒骄戒躁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