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33章公府文会-《寒门帝师》
            
            
            
                
    第(1/3)页
    所谓行卷,就是唐代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之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延誉。
    行卷有个好处,可以尽可能地发掘人才,有很多人临考状态不好,遗憾落榜。
    但若有了行卷,综合考察考生之前的能力水平,这样就不会造成遗憾。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综合成绩,考察效果比较客观。
    但不管什么政策,都有人为操作空间。
    因为行卷要投递当朝显贵。
    所以贫寒士子无人推荐,行卷便不可能入得权贵之家。
    而推荐之人也必然是体制内的高官,这就造成,今天我举荐你的子弟,等过几年你再举荐我的子弟。
    一来二去,权利近亲结婚,生下来的全都是些畸形儿。
    国朝没有行卷之策,但为什么这么多士子还是争先恐后,抢着要把自己的文章诗词投送给这些官员呢?
    一是风气蔚然,大家都想着一步登天的好事,万一哪位大佬看中了自己的文章,在外面一通鼓吹,虽然会试糊名,但文坛声名鹊起,将来就算不做官也能混个如鱼得水。
    二是今天情况特殊,翰林院那两位大牛在也就罢了,齐王和蜀王也莅临公府,万一自己在这次文会上崭露头角,被这二位记住,那将来,这两位亲王中必有一人的登大宝……
    那岂不是……
    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就在莲玉堂前嘈杂无比之时。突然,公府伺候的下人喊道:“齐王殿下、蜀王殿下到!”
    这声音一传到众人耳中,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勾头看向从游廊走近的几人。
    莲玉堂中几名便袍官员这时也离座起身肃立等候。
    那几人刚刚走到堂前,吕亨这个主人还没说话,齐王张璨便越俎代庖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
    堂中几人赶紧下拜道:“齐王殿下!”
    齐王笑道:“都起来吧,我跟三弟就是来姑父这凑凑热闹,不好喧宾夺主,大家不必多礼!”
    吕亨吕汲父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