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重返1998》


    第(2/3)页

    为这个富商感到可惜,为那个少年感到可惜。

    富商坐拥亿万财富,到头来还来不及享受生活就一命呜呼,什么也带不走。

    为此他们总结出了生命的真谛。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少年的惋惜是最多的。

    那么优秀的一个少年,他还是个孩子。

    却意外以那么悲惨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这对少年不公平。

    群众总结出了四个字:天妒英才。

    而那些母亲们则把痛恨向那些景区和游乐场转移。

    她们痛恨那些不良娱乐设备厂商,痛恨那些昧良心的景区和游乐场。

    既然是滑翔机不过关,为什么还要流通进市场,为什么还要正常营业。

    为此,大量痛诉滑翔机生产商的文章和话题一涌而出,甚至在互联网上形

    成了浪潮。

    而有人预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那个滑翔机厂商和洛杉矶的景区肯定是难得清静了。

    甚至,还有倒闭的风险。

    至少,长达半个月甚至更久的热门话题是肯定的了。

    如此一来,矛盾点和群众的情绪发泄点都变的明确起来,自然是减少了大量一批人往其他的方面去想。

    除了这些人群外,还有部分「阴谋」论者的猜想。

    这部分阴谋论的猜想主要是围绕着富商的妻子展开的。

    他们认为,埃里克拥有过十亿的财富,并且在登陆滑翔机的时候购买了保险。

    细思极恐的是,保险的受益人不是埃里克自己,而是他的妻子。

    有人很快发现了这个「线索」,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坚信,埃里克的死,一定跟他的妻子有关。

    而这对父子的死亡,或许是因为他的妻子想要继承大量财富,跟景区联手设计好的阴谋。

    这种「阴谋论」很快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站队。

    话题很快热闹了起来。

    在群众的强烈要求和追究下,相关单位不得不对埃里克的妻子以及景区展开大量调查。

    甚至还有类似于民间「侦探」的公民,开始私下里对这个妻子展开了调查。

    这种调查开始逐渐发酵,大量群众等待结果。

    热度之高,丝毫不亚于那些要追究滑翔机制造厂商的群众。

    两股话题,于当日晚上就直接达到了互联网、媒体以及群众话题的顶端。

    而所有人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就这么被转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