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收益-《大明金主》
            
            
            
                
    第(3/3)页
    如果从惯例而言,府县官推荐的童生,大宗师一般不会在院试中黜落,所以徐元佐的生员帽子可以算是戴实了。
    然而衷贞吉为何会以为徐元佐只有十四岁?
    因为郑岳就是如此说的呀!
    郑岳也有这个手段。他让人查了本县的鱼鳞黄册,发现徐家没地没田,户等在下中——濒临破产。
    徐元佐出生之后连户口都没报。现在登记在黄册上的只有徐家三口人:徐贺夫妇,外加一女。
    于是郑知县跟下面户房打了个招呼,给徐元佐落了户籍,直接写的就是嘉靖三十四年生人。
    这可不是十四岁么?而且还是今年才十四岁!
    “还有,”衷贞吉突然道,“别提元辅宗亲的事。神童一如灵芝,长在山野才是正货。生在富贵之家,无非芝兰。”
    土生土长的神童才是灵芝祥瑞,富贵人家那是浇灌出来的兰草。
    郑岳闻弦音而知雅意,连忙删去“元辅宗亲”一句。
    府县二位长官又核对了一番,讨论了一下今年童试的关节大略,方才散了。
    徐元佐还不知道自己的这套《抄记》已经帮他挣到了大明最基本的功名,只觉得这套书的确对自己很有用,在考虑是印个三十套,还是二十套。
    之所以不大张旗鼓多印一点,纯粹是因为这个时代出书简直就是赔钱买卖。
    根本没人跟你讲知识产权,看你这书卖得好就大家都印,作者半钱银子稿费都没有!至于你印出来的书,是否会有人买呢?也未必,像这种字数少的书,又与课业有关,好学生都是自己抄啊!
    这恐怕也是教辅书卖得比《西游记》便宜的主要原因。
    抄四书五经、制艺时文,可以加深印象,更有聪明人抄一遍就背出来了。
    有谁乐意去抄《西游记》啊!(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