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以身作则-《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2/3)页
    半日军姿,半日学习,传授新军练兵战术和思想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帮助赵德昭了。
    所以,每一日,都是赵德昭先将当天要讲的课,先传授给这些都头,将虞侯,然后由他们再分开传授。
    每个人接受能力不同,口才有高有低,这也造成了有些都的士兵学的很好,有些都却学的一塌糊涂。
    不过,赵德昭并没有过多插手,而是让他们下层军官自己调节。
    在这个过程中,王承衍,曹璨他们受到了越来越多将士的认可。
    至于晚上的思想教育,赵德昭也没有参与,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袁不让。
    袁不让担当教头很称职,可是他口才笨,就拉上了王承衍,也算是将就地把教官这个职位坐稳了。
    赵德昭在干什么?当然是回家了……
    身为皇子,他的首要任务不是上阵杀敌,也不是考取功名,而是传宗接代啊。
    但是年龄都不大,赵德昭是不忍心现在就让两女当妈的。
    不管怎么想,享尽温存,这是逃不了的。
    当时间进入十二月的时候,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所有人不管是军姿,还是列队,都有了那么点意思。
    众人也习惯了这种强度,就连那些书生,也不再觉得辛苦了。
    而这个时候,赵德昭又拿出了后世的大杀器,正步走。
    卸掉了盔甲,每个人都只身着一色的棉衣,开始了吹毛求疵的走路训练。
    这种训练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是在赵德昭的高压下,每个人都只能认命。
    训练了几天,许多人连走路都走不好了。
    这种别扭一直持续了半个月,这才好转了一些。
    而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赵匡胤听说了新军在训练走路,也忍不住跑过来看了看。
    这一看,就被这种威武雄姿给震撼住了。
    三千多人,十人一排,列着整齐的方阵正步走,每个人的动作一样,相差无几,甚至表情都一样。
    这么多人以一种同样的姿势正步走,对赵匡胤的震撼,比后世普通人看阅兵式更震撼。
    因为后人都知道阅兵是怎么回事,现在却没有人知道啊。
    如今的宋朝,即便是仪仗队,阅兵的时候,也都是跟寻常走路一样。
    看过之后,赵匡胤立即向整个禁军颁布命令,让所有在开封府不远的将领都带着下属回来瞧瞧,跟着学习。
    快到过年的这几天,南苑里来观摩的禁军将士,要比训练的士兵还要多。
    每个人看到这些士兵,就像看到了香馍馍。
    赵德昭也被烦的受不了,同意了年后禁军可以派将领跟着学队列,军姿,但是要教的新式兵法,作战方案这些,不会外传。
    赵德昭在忙着训练嫡系部队,裴格安这边也没有闲着。
    一项项指令通过徐永昌,传达到了佟亮这里,又传达到了赵匡胤,或者是已经先去了襄阳的刘小那里。
    五百户木匠,农庄里面的铁匠,都被下达了命令,在年前搬迁到襄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