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相亲遭遇-《非正常离婚》


    第(3/3)页

    当然也会有吃亏上当的时候。王静在那家婚介公司花了几千块钱,那家网站美其名曰可以提供一些高素质的人群,并且承诺在半年之内保证让她约见二十名男士。王静想既然有公司在把关,自己又花了钱,关键是自己的条件也不是很差,二十里挑一的比例也还算是高吧。毕竟她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二十个适龄的男士呢。

    很快婚介公司就给她找到了一个相亲的对象,那位先生据说还是个律师,条件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在公司填表的时候,王静是很谨慎、很认真地把自己的要求填了上去的,必须有大学本科的毕业,最好从事一些高端的职业,比如医生、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也包括法律。婚介公司是按照王静填表的要求在众多的人选中挑出来的,所以从基本条件上肯定是符合她的要求的。

    那天她和那位律师约在了一家麦当劳见面,她们坐在靠窗户的边上,外面飘着漫天的大雪,真有了一种风花雪月的感觉。那位律师身材高挑,长相虽然算不上英俊,但也属于中上的,毕竟从事的工作也很高端,谈吐也很典雅,一下子就吸引了王静。她们第一次见面,但是还都比较自然,毕竟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没有什么太多的拘谨和腼腆,何况对面是个律师,本来就能说会道。她们开始互相介绍了一下各自的情况,基本上了解以后,谈话到了一个终止和转折的阶段,王静毕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上学的时候她们就专门有过这方面的训练,避免在交流中出现尴尬停顿,于是她望着窗外的大雪,路上匆忙的车流和人群,问对面的先生:

    “你看到外面的情景,有什么想法吗?”

    这种即情即景的提问,无非是缓解一下尴尬,并不一定非得有什么重要的答案的。

    那位先生也侧过脸去看着外面的风景,然后很认真的回答她:

    “我真希望此时此刻外面能够出现大规模的交通事故,像这样的天气是最容易出事故的。”

    王静被她的回答惊呆了,便追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我可是做律师的呀,如果出现了很大的事故,就会出现纠纷,出现了纠纷,我们做律师的就有事干了,就有钱挣了。”

    王静自从离婚以后,突然掌握了一种技能,她开始学会对男人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原本眼前这个看上去一本正经的男人在她心目中应该是超凡脱俗的,至少不应该是拜金现实的,但是她的回答却让王静十分失望,她甚至都没有让对方再说什么,而且强硬的放在了桌子上十块钱,是那男人点的饮料钱,然后起身离开了。

    每隔几天中介公司的人就给她打电话,询问她相亲的情况,这也是中介公司的职业需要,因为他们收了钱。如果相亲双方已经达到了默契,互相接受,那么他们要登记记录的,否则的话事情总要有个结果,这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种售后服务。而且王静是第一次接受相亲,如果真的成了剩下的费用是不可能退的,如果都像这样的成功率高,那么婚介公司也是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案例来炫耀一下的。

    没想到王静怒气冲冲地埋怨中介公司给她介绍的人素质太差。关于素质这个问题中介公司是很难调解的,毕竟每个人对素质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对素质的表现也不一样,好在她还有十九个指标,所以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并没有和她争辩什么,只是安慰她不要着急,还会有更好的给她推荐。

    剩下的两三个月之内,王静又在中介公司的推荐下见了三四个,但是一个不如一个,交了的钱是不可能退的,王静想到毕竟还有若干次的机会,再等等看吧。

    大约四个月以后,中介公司又给她介绍了一个。王静见了前面四五个以后,已经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反正中介公司给她介绍她就去,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她来到了约会地点,那个男人早就等在了路边。越走越近,她发现那个男人怎么那么眼熟,走到跟前,她才想起来就是下雪天见到的那个律师。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又惊讶又气愤,在原地就给中介公司打了电话。中介公司的接线员在对面解释说她们两个人年龄都比较大了,而且要求都比较苛刻,能够碰到一起的不容易,她们确实疏忽了曾经约见过的纪录,但是口气中没有一点抱歉的态度,反而劝王静说这也是一种缘分,怎么那么巧两个人就又见到了呢?

    王静显得无可奈何。倒是那位先生充分暴露出了自己的素质,她接过电话,冲着中介公司的服务员大声谩骂,并且要求退款,挂了电话,他想拉着王静一起去中介公司要钱。王静被这些事情闹得已经心烦意乱了,她告诉对方:

    “你愿意要就要吧,我也不跟她们捣乱,太不负责任了。”说完她打了辆车,匆匆的离开了现场,后面中介公司再给她打电话约见,她就不去了,她也没提过那剩下的费用,因为她知道那是不可能要回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