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却说前些日子,在替小狐狸解决了妖丹隐患之后。 法海又在魏府呆了几日,直到一台台新式织机被从魏家工坊送往山上,确认一众妇孺学会如何操使织机,方才悠悠然离去。 当然,临行前他也没忘记还被关押在雷峰宝塔中瑟瑟发抖的觉行等人。 托了小狐狸的关系将她们送入画舫,正愁着没了自家的头牌,法海可没忘记老鸨那一副如获至宝的眼光。 至于说几人之后的悲惨遭遇…… 那也只能说百因必有果,纯属咎由自取了。 …… 秋雨微濛,天色渐晚。 自宣平府城通往钱塘的官道上,有一前一后两道身影在烟雨中摇曳前行。 为首较为年轻的那位,眉目清秀,一袭僧衣洁白胜雪。 走在雨夜滑泞的道路上,浑身上下却丝毫没有被雨水泥泞沾染的痕迹,端是神异。 而紧随其后的那位,年龄较前者要略长上一些,箬笠蓑衣一应俱全,深一脚浅一脚在泥路中蹒跚着。 时不时还用手抹去一把脸上细密的雨珠,好方便看清前途的方向。 忽然,像是看见什么似的,后者一阵迟疑,突然对前者惊喜地高声喊道: “师父,您快看,前面好像有户人家!要不咱们过去打个招呼,看看能否留宿一晚?” 前者一听先是愣了愣,待看清远处微微亮起的灯火,却是面色有些古怪: “既然昨非你想去投宿,那便去吧。” 原来这二者并非他人,正是从宣平城中辞别的法海师徒。 二人亦步亦趋地向着那处光源走去。 半路上,法海蓦地开口道: “话说昨非你入为师门下也有不少时候,为师似乎一直都未曾与你说过我们这一脉的行事准则,既然今日有空,为师便与你唠嗑唠嗑。” “弟子洗耳聆听师尊教诲。” 不知法海所言何意,昨非木讷地点点头,一脸专注的模样。 清了清嗓子,法海开口道: “修行一途,从来不是看谁的法力高强,谁的法宝众多,谁的名声更响。” “而是看谁更加谨慎,谁的靠山更硬,谁活的时间更长。” “为师能有今天的修为,全靠一个字,那就是从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