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丽日百花明 下-《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第(2/3)页

    孙清扬羞红了脸,伸手去捉杜若,“好你个丫头,竟然敢偷听我们说话,看我不好好教训你。”

    杜若连忙躲在一边,“我是看门前连个人都没有,有人走近了你们也不知道,才守在门口的,可不是故意偷听。谁叫你们一个表衷肠,一个诉情深,声音也不压着点。不过,小姐,您刚才说话,真是叫人又流泪,又起鸡皮疙瘩。”

    听到杜若说门前没人守着,孙清扬谨慎起来,蹑手蹑脚走到门口,猛地推开屋子的门,只见院里平日一个扫院的婆子,立在门前鬼鬼祟祟,看到她一脸尴尬地说:“我想寻杜若姑娘问问明个我的差事能不能和人换换,正准备敲门的。”

    孙清扬看着她,冷冷地没有说话。

    杜若从屋里走出来,“分派差事,都是苏嬷嬷管着的,你糊涂了?”

    “我这不想着杜若姑娘心慈,好说话嘛,所以来求个情。”婆子连说连往后退,“我这就找苏嬷嬷去。”曲膝行个礼,转身就跑了。

    孙清扬叹了口气,“以前璇玑在,虽然也事事都会和姨母回禀,但她向着咱们,总是只捡好的,能说的讲,关键的地方,总会掩过去。现在倒好,什么人都来听壁角。方才不是你在,只怕我和殿下的那些话又被人听了传过去。”

    “所以啊,我怎么敢离了您身边,苏嬷嬷本就是太子妃殿下的人,瑜宁姑姑和她一样,要是你们俩不起冲突,肯定会向着小姐,要是有个什么,她们谁也不会护着小姐,我怎么能嫁的安心?这就是十月怀胎出来的母女,还隔着肚皮呢,何况您只是寄养的!这次的事情,可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再疼您,也越不过这东宫的利益。”

    主仆两人就事论事,没有丝毫忿然之色,关于这一点,她们之前也说过,太子妃这样做,并非针对孙清扬一个,她需要掌握这府里角角落落的动静,何况孙清扬还事关她最看重的儿子。

    虽然不合道理,却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之前有璇玑在,对于此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自然该说不该说的,璇玑都会回护一二,现在这些婆子,听到什么万一添油加醋,不免会令太子妃生出嫌隙。现如今,朱瞻基因为她和母亲闹的不愉快,这以前无所谓的事情,就有点玄妙了。

    杜若见孙清扬若有所思,半天也没有说话,婉言劝道:“小姐,您还是进去坐着吧,把门敞开就是,免得在这门前站久了,吹多了风头疼。”

    孙清扬依言回屋坐下,接过杜若给她递的热茶,喝了两口方才说:“左右你还有半年的时间才到嫁人的年纪,这事我们可以再商量。至于你刚才所问,母亲前几日过府时和我说过,这天下的男子,都是求而不得最为珍惜,我和皇长孙纵然两情相悦,也不能不守规矩,不然,成亲前叫他看轻了去,以后就休想再得到应有的尊重,再一个,从前年纪小,不理那些个规矩还可被称为天真烂漫,如今大了,再那般模样,我们还没成亲,叫人看见就是我轻浮孟浪。长大了再不矜持些,端然些,还像从前那样爽利,倒叫人笑话我没有长进了。”

    这皇宫里的女子,一茬茬的,个个都比花娇,若只是以色待人,色衰则爱驰。孙清扬和朱瞻基虽是自幼的情份,然而,人心却是最易变的,那些反目成仇的怨侣又何尝不是曾经日日浓情蜜爱?董氏深知,纵今日朱瞻基待女儿虽与别人不同,但若孙清扬持骄一味索取,早晚有一日他会因此时与家人反目而厌憎于自己的女儿,还不如叫女儿退一步,知道些笼络男人心思的手段,让朱瞻基因为愧疚念着女儿的好,对她更多几分宠爱。

    所以,她教女儿,不可像从前任性妄为,要与朱瞻基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甚而,即要适当柔弱,又要坚韧不折。

    幸好,孙清扬一点就透,母亲虽然说的隐晦,她也都记在了心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