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副师长的拉拢-《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第(3/3)页
    “那感受太多了。”
    说到这次出国学习进修,高城立马就来了精神。
    “说来听听。”
    钟副司令背着手,看起来很有兴致。
    “在欧美各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年度军事预算一直在增长,最多的甚至达到了五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他们的军队预算远远高于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高城说出了他最大的感受点。
    “这说明了什么呢?”钟副司令好奇的问道?
    “这就说明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国防意识非常强,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和平年代,只有战争状态和非战争状态。
    所以他们一天也没有放慢国防建设速度,反而一直在不断的加速,即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革命。”
    高城行云流水侃侃而谈,显然是很羡慕国外的“高军事预算”。
    在这个首都奥运会召开的前夕,咱们国家因为自身的各种特殊性,哪怕军队的数量能在世界排前列,军费预算开支一直以来都远不如欧美。
    甚至不如第一名的零头。
    站在一名军人的角度上来说,肯定是希望军费能够提高的。
    有了更高的军费预算,才能研发和购买更好的装备,培训出更优秀的士兵,增强国防力量。
    “那结论呢?”
    钟副司令也知道这个问题,立马进行了追问。
    “结论就是我国能否跟上这场革命,势必影响到二十一世纪中后期,我国在全球所占据的位置。”
    高城所说的这个结论,站在后世的角度上来说,还确实是很有先见的。
    因为以现在的时间线开始,我国军队的军费便开始大幅上涨,从士兵的工资到各种装备,都开始了飞速的跃进。
    也正是有了大量军费的支撑,航空母舰这种我国从未有过的大家伙,才终于迎来了他的下水服役。
    并且还不是一艘,而是像下饺子,一年下了好几艘。
    这就是军费多的优势!
    钟副司令听完高城的结论,并没有立刻作出回复,而是转身走到不远处,摸着已经成为文物的岸基大炮问道:“你知道这门大炮的来历吗?”
    “我听到过一些。”
    高城不知道钟副司令所为何意,便如实地进行了回答。
    “那你来说说。”钟副司令说道。
    “这门大炮叫克虏伯大炮,产于德国,是光绪十七年,福建总督花了五万多两银子买的,听说他的总重量达到了五十吨,声称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大炮。”高城如数家珍的回答。
    “其实它的真正威力,并不在于他的杀伤力,而在于它巨大的响声,据说安装完成后曾进行过一次试射,巨大的响声把老百姓的水牛吓得三天三夜惊叫不止。”王部长在旁边进行了补充。
    “是啊,威力巨大无比的大炮,没有在战争中向敌人发射过一枚炮弹,最终成了侵略者想搬也搬不走的摆件。”钟副司令意有所指说道。
    “钟副司令,我听明白了。”
    高城领悟到了意识,欣然说道:“你是说我们现在手中的现代化武器,一定要尽快形成最高的战斗力,而不是成为装点门面的装饰品。”
    “对。”
    钟副司令感叹说道:“你说的提高军费预算固然重要,但是装备是死的,最终战斗力还得看人。
    这门大炮之所以变成摆设,就是因为当初的清兵中,没几个人能熟练操纵热门亚洲最大的炮。
    导致在经历的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他静静的变成了一尊雄伟的废铁,变成了中国旧军队的耻辱碑。
    国防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没有脊梁就撑不起腰抬不起头。”
    钟副司令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和成龙的线上对峙如此,如今和高层的讨论,同样也是如此。
    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没一点毛病的。
    不同于成龙坚持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的军事理论有稳定的核心,和钟副司令斗了几个月都有来有回。
    高城听到钟副司令的这一番说辞,当场就被他的以人为本给同化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