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王谢同游-《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桓熙在谢道韫面前对谢玄不吝夸赞,谢道韫终于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夫君只要用心调教羯儿(谢玄),将来,他一定能够帮上夫君。”

    谢道韫挽着桓熙的胳膊,说道。

    桓熙当然清楚自己小舅子的本事,他笑道:

    “羯儿与夫人一母同胞,是阿满的舅父,我自当用心栽培,将来阿满征战四方,少不得这位舅父出力。”

    打压外戚,那是在坐稳江山之后,才能去干的事情。

    并且,只有在君主暗弱的情况下,才会存在外戚篡权的可能,以阿满的聪慧,将来也必能驾驭住谢玄。

    如今正是创业的时候,妻族人才辈出,反而是件好事情。

    扬州,会稽郡。

    又是休沐的好时光,会稽太守王羲之与隐居在会稽郡的好友谢安相约,前往秦汉时期闽越国的国都冶城怀古。

    旧城早已被废弃,二人登上城楼,举目四望,好似看遍了数百年来的兴衰变化。

    王羲之有感而发:

    “如今正值乱世,边境不宁,会稽王执政多年,毫无建树。

    “唉!热衷空谈,只会误了国家大事。”

    谢安并不认同王羲之的观点,他反问道:

    “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图强,纵使吞并六国,终究二世而亡,这莫非也是执政之人空谈所致?”

    王羲之闻言一怔,认为谢安是在诡辩,说道:

    “秦以暴政而亡,与勤政与否,又有何干。”

    只见谢安摇头叹息道:

    “权位所居非人,倒不如任他空谈,虽说于国无利,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凡事量力而行,若是德才不能配位,偏又有满腹的雄心壮志,才会惹来祸患。”

    王羲之指责会稽王司马昱空谈误国,而谢安却认为以司马昱的能力,只会多做多错。

    殷浩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倾尽江东、淮南之力北方,却落得贻笑大方的结局。

    不仅自己声名狼藉,更是给到桓温借口发难,把江州要了过去,造成了晋室如今的窘迫。

    王羲之不能反驳,他转而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