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静待消息-《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盐池带来的丰厚利益固然让人垂涎三尺,可慕容恪却对河东郡没什么想法,至少目前是没有想法的。

    毕竟就算慕容恪即使趁着梁虞两败俱伤的时候,趁机夺取了河东郡。

    河东郡北有虞国,西有梁国,南有楚国,三面强敌环视,要想守住河东郡,就必须得要投入重兵。

    而燕国新得中原三州之地,立足未稳,一旦桓熙再度出兵河东郡,而桓温进攻中原,到时候又该如何取舍。

    因此,燕国虽然对河东怀有野心,但李威其实也部分的认同燕使的说法,即,燕国目前正是想要扶持苻氏,共御强敌。

    只有虞国在河东挡住了桓熙东出的脚步,燕国才能放心的经略中原。

    既然清楚了这一点,李威也不再纠结慕容恪究竟是在作什么打算,他长叹道:

    “罢了,太原王不仅为燕国名王,品行更为时人所推崇,我相信他绝不会做出背盟这等丑恶之事。

    “盐池的重要性,想必太原王也清楚,若使桓贼得之,好似如虎添翼。

    “还请转告太原王,今朝被桓熙夺去的食盐,他日必会化为射向燕人的箭矢。”

    燕使应声告退。

    两国有着共同的敌人,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阻止桓熙夺取盐池,也是两家的共识。

    乱世之中,亲兄弟尚不可信,但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却是能够信任的对象。

    虞国知道燕国即使抢占了河东郡,也守不住,故而愿意放开道路,请他们入境驰援。

    而燕国则需要虞国作为阻止桓熙东出的拦路虎,盐池的归属,可谓至关重要,所以慕容儁才在向中原部署了重兵以后,依然挤出了五万精锐步骑与羌族的一万精骑救援河东。

    当然,燕军在河东的开销需得由虞国承担部分。

    燕使离开后,李威对众将说道:

    “桓贼掠取的不是燕国的利益,奴役的不是燕国的百姓,我们不能将希望全都寄托在燕人的身上。

    “我等蒙受国恩,如今也到了为王事而不惜性命的时候。

    “三日后,我欲向西移营二十里,与梁军相隔十余里下寨,寻找战机,尔等可愿同往?!”

    话是这么问,却根本没有给人回绝的余地,众将纷纷附议,其中就有河东太守吕婆楼的长子吕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