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绝世诗才-《我以道种铸永生》
            
            
            
                
    第(2/3)页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声音消失,众人却觉余音绕梁,久久不曾停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怎样的辽阔,又是怎样的孤独,
    众人忍不住抬头,看向那道负手而立,凭栏远眺的身影。
    仿佛看到天地之下,唯有那青年一人,遗世独立,直面万径千山,霜雪漫天!
    一时间,不仅是在场众多文人世子,震撼膜拜。
    众多诗文才学粗浅的青楼女子们,望着赵恒负手而立的身影,看着他那满含故事感的深邃目光。
    都忍不住面露痴迷之色,心中生出无限崇拜和向往。
    有一种冲动,想要扑上去抱住他,用自己来温暖他冰封的内心,陪伴他在这孤独世界中,一路前行!
    就连刚才对赵恒,再度生出恶感的冬雪花魁,都忍不住痴痴地望着他,雪白面颊,红霞飞升。
    这一刻,许多文人才子,心中蓦地升起几个大字。
    “传世之作!”
    此等佳作,足可百年不朽,传世流芳,已经不是“极品”二字能够形容。
    不等众人从这无限孤寂的诗词中,完全清醒,惊叹出声。
    赵恒脸上的深邃目光,陡然一变,从孤寂落寞,变得犀利尖锐!
    “呼……!”
    深吸了一口气,赵恒迈步,紧握住手中,之前入阁时购买的一把折扇,仿佛握住一柄出鞘宝剑。
    他声音铿锵有力,仿佛驻守边关,在城头巡视的将军。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一首诗词,首颔两联,将众人从漫天冰雪,万径千山之中,带到苦寒边塞,雄关万丈。
    众人耳边,仿佛看到了边关将士们,披甲持锐,肃立在雪地之中,远处风雪,带来袅袅笛音。
    万籁俱静,唯有风声,笛声。
    但忽然间,城楼上,有人擂响了战鼓。
    大地开始震颤,飘扬的雪花,变得狂乱,空气中杀机弥漫!
    这一刻,赵恒的声音再度响起。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呼……!”
    刹那间,大厅内仿佛有一股寒风掠过,所有人都是心头一颤。
    好似被一道惊雷击中,灵魂出窍,久久无法清醒。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众人口中反复吟诵这首诗词,呼吸越发粗重,目光越发火热。
    初读此诗,心中寒意骤升,感到了寒气与杀气。
    待惊骇过后,蓦然间,胸腔中涌出一股豪气。
    好男儿志在四方,披甲上阵,为国杀敌,建功立业,迎娶美娇娘!
    “哈哈哈……!”
    大厅中央,一名身穿灰白长衫,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中年儒生。
    突然起身,仰天长笑,眼中似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想到了自己未能实现的,满腔壮志!
    笑着笑着,他的眼泪流便流了下来,竟是失声痛哭,并高声呐喊。
    “好诗,此诗当千古传诵,万载流芳,赵先生,大才!”
    随着这位老儒的声音传出,厅中众人这才仿佛灵魂归窍。
    随即,大厅中,或有人悲哭,或有人大笑,有人无语凝噎……
    但无一例外,众人看向赵恒的目光,就仿佛看到了世间最高的山峰。
    高山仰止,恍若谪仙!
    最终只能惊叹一句。
    “先生大才,我辈犹如蝼蚁,今日有幸聆听先生绝世诗文,此生无憾矣!”
    如果说,赵恒方才做出的第一首诗文,可称极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