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目的-《大明征服者》
第(2/3)页
皇帝防王室如防贼,大臣防藩王如寇仇,在这种大环境下,藩王们的境遇可想而知,属于文官系统以长史为首的藩府官员,还有各地地方官员,属于皇家的锦衣卫都在无时不刻的盯着藩王,一有异动就是当头棒喝或者旨意申饬。
如正德皇帝这样不想当皇帝只想当将军,还能逮着机会跑掉,把皇位拱手让给老弟的奇葩,实在没办法用言语去形容。
皇家对待藩王的政策,文官集团是乐见其成,但是从相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越是对文官有利的事,那就对皇家越是不利,这一点同样毋庸置疑。
皇家子孙只要不是储君,一旦成年就会被分封出去,简而言之就是在京城,只有皇家赤手空拳的面对满天下的官员!
双拳还难敌四手,更何况皇帝就算学过为君之道,那也是儒家教的,就算知道帝王心术,可没有真正实践过,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能够位列朝堂,哪个不是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一步步爬上来的老狐狸,能在登基之初就能和大臣斗个难分难解的,在大明历史上也就一个号称最聪明的嘉靖皇帝罢了。
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嘉靖也只能靠耍无赖,还要借助外臣之力才和群臣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在这之前,嘉靖被杨廷和死死压制,压的欲仙欲死。
所以说朱棣把藩王当猪养的策略,实际上受益最大的就是文官,皇帝没有帮手,在朝里面就是孤掌难鸣。
朱厚炜为什么要把藩王全部弄进京?
难道他就那么短视?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银子,所以不管不顾,宁可在宗室背上骂名?
当然,朱厚炜确实缺银子,但身为一个现代人,他要弄银子的手段简直多到不知道该用哪一种,甚至只要他愿意,就算不动盐政,不征商税,他就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这是底气更是自信,归根究底,朱厚炜折腾藩王的主要目的就是两个。
其一是藩王确实已经成了地方上的毒瘤,不把这颗毒瘤拔了,地方深受其害的日子还不知道哪天才是个头,而且草蛋的宗室优待政策也确实给大明的财政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他不改,后世子孙也要被逼着去改,既如此,那他为什么不先动手,为什么要把难题留给子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