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利益交换-《大明征服者》


    第(2/3)页

    “陛下,恕臣直言,陛下如此大改官制是否合适暂且不论,在老臣看来,京城各衙官员不少,改设、新设之衙门官员应该够安置,不足之处亦可从翰林院乃至国子监调用低级官员,但是地方上增设这么多的官衙……”

    “杨爱卿无需担心。”朱厚炜笑道:“大明人多,读书人也不少,有功名的秀才也不在少数,地方官府治政,说实话,官员最终靠的还是胥吏,秀才不能当官,难道当吏也不行,先让各地秀才充斥各衙门当吏员,顺便积累治政经验。”

    “老臣明白。”杨一清缓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当初皇帝说过,治政靠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懂经济的去税司等等跟财政相关的部门任职,懂匠作的去管匠人……

    这样的人才哪里多?

    皇帝的手下最多!

    那么皇帝会不会让新学的人才来渗透官场,哪怕不当官只当吏,对于他们这些为了道统不惜以身殉道的重臣而言,都很难接受。

    因为他们最怕的就是新学读书人从吏而官!

    现在皇帝还要依赖儒家治国,也就是说除了儒家以外,皇帝手下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可以任他所用,可以后呢?

    当新学读书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时候,谁敢保证皇帝就一定不会让新学士子充斥官场,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渗透整个朝廷!

    现在皇帝说了任用秀才为吏员,而且理由冠冕堂皇的是为了以后治政做准备,怎么听都无懈可击,但是杨一清知道这天迟早都得变。

    他现在唯一希望的是在他还混迹朝堂的时候,皇帝不会做到那一步,否则就算他追随皇帝开创大明中兴,也必然会成为儒家的罪人!

    “陛下如此大改官制,那么老臣敢问天眼、东厂和锦衣卫如何?”

    这是杨一清第二次提起,皇帝想要顺利完成官场改制,那么就得和朝廷完成利益交换。

    “正如京城官场和地方官场一样,朕虽改制却也知道循序渐进,否则天下官场都得重新洗牌,同样的道理,爱卿说的这天眼、东厂和锦衣卫自然也都要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