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曾经的风月场所与森林大厦-《重归新加坡1995》


    第(2/3)页

    “我去,这也太恶心了吧!”

    郭含月嗔道:“李晓凡,你家伙说得我都想吐,吃不下冰淇淋了!”

    “哈哈,是你们硬要我说的呀!”

    “谁知道居然是这么恶心的项目!”

    ……

    吃完冰淇淋,李晓凡带着她们从Middle Rd慢慢散步过去抵达森林广场。

    森林广场当时是新加坡最大的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市场,一个六层的复合购物区,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或者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很像,市面上的电器电子产品基本上都可以买得到,当然里面也鱼龙混杂,水货很多。

    李晓凡最感兴趣的是电脑,逛了一圈下来,大概了解了时下流行的电脑配置: 66~100MHz的486CPU处理器,内存 4~8M,硬盘 540MB,VGA、SVGA显卡,光驱 1X/2X CD-ROM, 14寸CRT显示器,声卡 8/16位兼容声卡,可以加 VCD解压卡,随机可以免费提供装机必备软件UCDOS、ARJ、FPE、PCTOOLS、HD-COPY、WinG等。

    但是价格不便宜,普遍都要2000元新币以上,贵的品牌机要3000元新币以上,据这些老板说主要是时下这个486CPU很贵。

    这么贵的价格,让李晓凡也一时下不了手。前世的记忆中,好像今年夏天,七八月份时候划时代的Win95视窗会推出来,不行要么等一等再说。

    森林大厦里面的音响品牌也是非常多,美国的**L、BOSE,丹麦的Dynaudio、德国的ELAC、英国的Bowers & Wilkins、Monitor Audio、Tannoy,还有日国的天龙、安桥、雅马哈、马兰士、先锋、索尼、JVC、LUXMAN……琳琅满目,也是让他看花了眼。

    李晓凡读的是电子专业,读书时候那屋子舍友全是发烧友。那时候他们没钱,电路板都是自己邮购来铜箔版,弄点三氯化铁自己制作的线路板。然后跑去旧货市场,从走私进来的国外电子垃圾里面淘各种电子元器件,自己用锡焊接在线路板上制作功放。音响也自己做,大喇叭用邮购,买来木板自己当木匠制作箱子。

    等他们快毕业前,音响界突然吹起复古风,开始流行胆机了,就是用曾经淘汰的电子管做功放。因为电子管放大器是在高电压、低电流状态下工作。末极功放管的屏极电压可达到400-500V甚至上千伏,而流过电子管的电流仅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输入动太范围大,转换速率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