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许向林见状,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拙于讨人欢心。 好在女仆这时候端着一碗汤药进了偏房,见许向林呆立木讷,笑着说道:“公子,女郎家的心事怎可随意告人,让下奴劝劝她。”说着便坐在了床头。 “多加细心照料,有什么事随时告知与我。” 说罢,许向林取了诗书,出门而去。 “公子,诗书拿倒了。” 许向林回了书房,心思完全不在书上,竟然将诗书拿反了,眼神游离,不知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三九除了睡觉不在书房,其它时间几乎都和许向林泡在书房,寸步不离,照顾他的衣食起居,这是许母刘氏的安排。 “把这些书整理一下,取琴来。”许向林将诗书撇在一旁。 “公子,还是再多读一会吧,要是被老爷发现,我就惨了。”三九前些日子因为偷懒打瞌睡,被许老爷鞭笞不说,还罚他砍了半月的柴火。 “这些诗书我早已烂熟于心,再读也是白白浪费精力。”四书五经,经史文籍,许向林从小研读,深知其理,亦知其道。 “公子,听说明年的中正官是陈统陈县令,就凭你和陈修的交情,中个上等品状,那还不是轻而易举,老爷夫人的心病也算了却喽!” 陈修乃陈统之长子,也是许向林从小到大的玩伴,交情甚笃,为人聪慧,才气过人,时常往来许府,与许向林谈天说地,聊经论道。 “投机取巧之能,万不可取,若以此中得上上等品状,我也于心难安。” “可是公子,你已三载未过中正考试,要是今年仍未考过,那老爷夫人真要气昏了头。” 许向林听到这里,眉头紧锁,环望着满屋的书,摇头叹息。 “公子,听说最近金陵又新建了一座寺院,今天举行开院仪式,高僧傅大士带领众僧请佛诵经,超化众生,老爷和夫人天还没亮就赶去金陵,想想肯定很热闹。”三九越说越兴奋,好像自己去过了一样。 “哦?我怎么没听说?” “公子整天泡在书房,哪里会听说这些事。” “佛法在心不在形,有那闲工夫,倒不如施舍些食粮给那些过路的乞丐。” “三九愚钝,公子高义,佛法什么的我是搞不懂,老爷夫人不知什么时候回府,公子还是安心读书为好,以免受到责罚。” “不用说了,取琴来,要是被家父撞见,有我在,他们不会罚你。” 三九唠叨了半天,也是无奈,只得乖乖搬出琴来。 秋风扫落叶,许府后院一片残花败柳,深院高墙,似在囚笼之中。一盏清酒下肚,许向林端坐凉亭,抚琴而叹。 第(3/3)页